Skip to main content

3D打印存在哪些安全隐患?依拉勃如何解决?

3D打印技术

又称增材制造,因其低成本、高灵活性和快速成型的特点在制造业、医疗、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;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人员的健康危害也逐渐被重视。

3D打印过程中的污染物类型及来源

3D打印的污染物来源与风险因设备、材料和工艺类型而异。以下是两种常见技术产生的污染物分析:

FDM(熔融沉积成型)技术

污染物类型
热塑性塑料 (如ABS、PLA) 加热时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(VOCs),并伴随微米级塑料颗粒
危害
ABS材料高温分解可释放苯乙烯、丙烯腈等有害气体,长期暴露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(如哮喘)及神经损伤。PLA材料虽毒性较低,但高温下仍可能产生微量乳酸类化合物。

备注:图片展示了16种3D打印机和灯丝组合运行时产生的前3种最高浓度VOCs的排放速率,以及前10种VOCs总和(ΣVOCs)的排放速率。在每种组合中,只单独显示被检测到的浓度最高的前3种有机挥发物,其他视为Other。
(Parham Azimi, Dan Zhao, Claire Pouzet, Neil E. Crain, and Brent Stephens. Emissions of Ultrafine Particles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esktop Three-Dimensional Printers with Multiple Filaments.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 2016 50 (3), 1260-1268.)

▸ SLA(立体光刻)技术

污染物类型
SLA 3D 打印使用的光敏树脂和化学品在不同阶段(打印、清洗、固化)释放具有致敏性、致癌性和刺激性的脂类、醇类、醛类、芳烃等VOCs
危害
长期暴露导致呼吸道刺激或引发过敏和慢性中毒。

备注:左图为SLA 3D打印在不同阶段的TVOCs 排放速率
右图:SLA3D打印在不同阶段释放TOP5 VOCs
(ACS Chem. Health Saf. 2022, 29, 2, 184-191)

3D打印的健康风险

3D打印过程不仅释放VOCs,还面临超细颗粒物(UFP,又称纳米粒子,粒径1-100nm)的挑战。这些颗粒极小,可被吸入体内,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器官,长期暴露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、呼吸道感染、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
如何有效降低污染物暴露风险?

  1. 材料升级和工艺优化
    ・优先选用低VOC生物基树脂(如PLA)、水星光敏树脂或医用级材料(通过ISO10993认证);
    ・降低打印温度(如ABS从240℃降至220℃)可减少30%-50%的VOC释放。
  2. 提升空气流通性
    ・确保打印区域通风良好,安装配备活性碳及颗粒物过滤装置的设备,有效减少有机挥发物的释放。
  3.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
    ・操作时佩戴防护口罩、手套等,减少直接接触污染物的风险。

依拉勃安全防护方案⭐

依拉勃 定制型仪器防护柜IE

  • 适合放置各种尺寸的3D打印机;
  • 源头净化有毒气体挥发,避免人员化学吸入风险;
  • 无需外接管道,设备原位置快速安装;
  • 灵活的模块化过滤系统适合多种操作。

依拉勃提供专业的仪器防护设备,帮助您安全高效地进行3D打印操作。立即联系依拉勃安全专家获取专属方案:

官方热线:0512-57814098

© Erlab 2021. Tous droits réservés.

防爆型气象站 | 温湿度传感器 | 盐雾试验箱 |